<nav id="lh74n"><big id="lh74n"><noframes id="lh74n"></noframes></big></nav>
<rp id="lh74n"></rp>
    <dd id="lh74n"><track id="lh74n"></track></dd>

  • <li id="lh74n"></li>

    <th id="lh74n"></th>

    <th id="lh74n"></th>
    <button id="lh74n"><acronym id="lh74n"><cite id="lh74n"></cite></acronym></button>
  • 世紀名人網 > 師德楷模 > 孟祥杰

    孟祥杰

    濰坊市濱海區濰坊錦海小學教師

      孟祥杰,男,1969年12月生,濰坊市濱海區人,現任濰坊市濱海區濰坊錦海小學教師,1990年參加工作,先后擔任過初中和小學的語文、科學等學科教學及班主任工作。

      他從教32年來,踏實勤懇愛崗敬業,忠職盡責教書育人,以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,踐行著一名人民教師的光榮職責,贏得了領導、同事、學生及家長的好評。他幾十年扎根教育園地勤懇工作,以生為本教書育人成績顯著,多次執教市區優質課、觀摩課,潛心教科研且成果豐碩,先后獲得區優秀教師、教學能手、信息宣傳先進個人、優秀文藝工作者、文學創作先進個人、省研修優秀學員、國家及省市學生作文輔導優秀指導教師等榮譽稱號。

      銳意進取、不斷超越,做孩子們喜歡的好老師

      從1990年大學畢業到2006年,孟老師在鄉鎮中學擔任語文教學、班主任及語文教研組長工作,工作中他幾乎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學生身上,從沒因個人之事影響工作,中考成績總是名列前茅。自2006年以來,他來到了錦海小學新的崗位上,始終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,教書育人,誨人不倦,時刻以一名優秀教師的標準要求自己,工作勤勤懇懇、兢兢業業,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。教學中為了適應新形勢下教育工作要求,他積極提高自身的政治業務素養,教學中不錯過任何一個可以提升水平的機會,通過潛心學習和自修,錘煉了過硬的教學能力。工作中他既教書又育人,尊重、熱愛每一個孩子,喚醒他們內在的學習動力,品德教育和授業解惑并重,深受學生喜愛,工作幾年后就很快成為最受學生歡迎、最受家長信賴的優秀教師之一。

      精益求精、教研求真,做教育教學上的潛心鉆研者

      自工作以來,他緊跟時代教育的步伐,時時汲取最前沿的教育科學理論,舉行的公開課、示范課受到了同仁們和各級部門的好評,并在市、區、校的各級賽課中屢次獲獎,并在1998年;_發區中小學教學能手大賽中,獲得初中語文優質課第一名和“初中語文教學能手”稱號。工作中他以嚴要求高標準來衡量自己,不斷給自己施壓;工作之余勤于探究,不斷提升教學和班級管理藝術。特別是在課堂上積極營造輕松、活潑、上進的學習氛圍,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方法來教學,已形成了鮮明的教學風格,科學高效的教學方法也讓他的教學業績顯著,三十多年來不管是教授什么科目,所教班級成績始終名列前茅,并多次獲鎮、區所教科目統考第一名的成績。

      工作中,孟老師自覺做好從“教書匠”向“研究者”的角色轉換,甘坐冷板凳、研究真學問。他在業余時間緊緊圍繞教學潛心鉆研反思,并結合實踐積極撰寫教科研論文,先后在《中國教育報》《中國教師報》《山東教育》《當代教育科學》等數十家專業刊物獨立發表論文、隨筆等五百余篇,其中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獨立發表論文10余篇,實現了從教學實踐到理論探索上的“華麗轉身”,并已出版了個人第一部教育專著《追尋詩意的成長》,該書出版后即受到了許多專家的高度評價,另有多部著作也將陸續問世。

      忘我工作、無私奉獻,做鐘情職業的樂以忘憂者

      從事教學,他坦對困難不言愁。大學畢業之時,面對父母多病和弟弟正在讀書的家庭境況,作為長子的他毅然放棄留在城市工作的機會,選擇回到離父母近的家鄉中學從事鄉村教育。從此,他憑著頑強的毅力和盡可能多的付出,既努力教書育人,又悉心照料父母,盡力做到“忠孝兩全”,雖是衣帶漸寬終不悔。父老眼中,他是一位孝子;同事心中,他又是一名敬業者。老師們常?吹,孟老師只要每天踏上崗位,便以滿腔熱情和堅韌毅力投入到教學中,只是人們大多并不知曉他不俗成績的背后,是兼顧家庭與工作的多出常人很多的付出。他常說,“我熱愛這份給我精神以寧靜,也給我內心以幸福感的職業!”

      任教研組長,他甘為綠葉襯紅花。不管是聽評課還是外出教研,總是認真完成各項教研任務,盡到了一個教研組長的職責,促進了眾多年輕教師的成長,并在市區的優質課堂展示中取得優異成績。在其悉心指導下,學校很多青年教師脫穎而出,成為市、區教育教學骨干。

      干宣傳工作,兢兢業業出特色。在過去十多年的時間里,教學之余他負責學校的新聞宣傳工作,總是兢兢業業地完成任務,加班加點更是家常便飯。譬如2011年5月的一天,在快要下班時,當地電視臺來了個要在晚上采用稿件的通知,當時他正巧外出送學校的材料,于是抓緊辦完事趕了回來。雖已到了下班時間,但他面對緊急的臨時工作,迅速開動大腦,調動十指,驅動鼠標……當長長的稿件敲定并順利發出時,已是萬家燈火。而他早已忘記了饑餓,而是感到無比欣慰。由于孟老師無私奉獻的精神,在他負責學校信息宣傳的十多年間,宣傳成績一直名列開發區前茅,多次名列區教育單位第一名,也多次被評為“信息宣傳先進個人”并受到領導表揚。工作中由于他緊緊抓住學校工作亮點,把反映學校發展、展現學校特色、展示學校各方面工作作為信息反饋的重要內容在媒體上著力展現,使信息宣傳成為了展示學校特色的一個靚麗風景線。

      潛心育人、愛生如子,做學生人生的擺渡人

      三十多年如一日,他把“沒有愛就沒有教育”奉為座右銘。他對每一位學生都一視同仁,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,不管他們學習好壞,從不歧視任何一名學生。尤其是善于發現每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,并對他們“因材施教”,讓無數學生找到重新出發的自信與動力,以至于多年后很多學生一直和他有著聯系。

      如他曾遇到過一名有小偷小摸毛病的小王同學。起初,他總是偷拿同學的鉛筆、橡皮、直尺等文具,后來有次他竟然偷了一位女生的錢包。多年的素養告訴孟老師,絕不能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教訓他,而是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,給了他一個重新成長的機會。譬如讓他平時幫忙打掃辦公室,并在班會上特地表揚他認真負責的精神,同時宣布并鼓勵他來管理班級的圖書架,此外還加強與家長的聯系,表揚了他的變化和進步。最終所丟的錢又回到了那位女生的書包里。后來這位同學誠懇地告訴孟老師,“謝謝您沒有讓我難堪,我又找回了自己丟掉的東西,今后我一定做一名讓您驕傲的好學生!”持續不斷的轉化藝術最終讓這位“問題生”成功地找到了正確方向,并在數年后考上了重點大學,成了一名有作為的人才,而這個育人事例也被2008年4月的《中國教育報》所登載。

      “三寸粉筆,三尺講臺系國運;一顆丹心,一生秉燭鑄民魂!痹谄椒驳慕虒W崗位上,孟老師正是用行動書寫著教育夢想,踐行著紅燭精神,用愛心、智慧和情懷,點亮了學生的人生信條和美好未來。

    猜您感興趣

    師德楷模

    孟姓名人

    av有码日韩
    <nav id="lh74n"><big id="lh74n"><noframes id="lh74n"></noframes></big></nav>
    <rp id="lh74n"></rp>
    <dd id="lh74n"><track id="lh74n"></track></dd>

  • <li id="lh74n"></li>

    <th id="lh74n"></th>

    <th id="lh74n"></th>
    <button id="lh74n"><acronym id="lh74n"><cite id="lh74n"></cite></acronym></button>